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797章 中场会谈(二十五)
设置

第797章 中场会谈(二十五)(2 / 3)


序帮助印度解决了安全威胁,国大党也不可能真正解决经济问题。”

李润石认为程若凡的看法已经很有水平,但是李润石还是解释道:“我认为国大党是真的不知道他们与封建势力合流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这种时候我们所要做的是帮助国大党,而不是将国大党视为反动派。在印度,比国大党反动的政治力量太多了。”

程若凡依旧摇头,“主席所说的那个笑话,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我认为这个忠诚指的是对核心理念的态度。国大党是1个没有能力进行武装斗争的政党,其党内坚定的革命派是钱德拉·鲍斯。钱德拉·鲍斯不仅是国大党内的少数派,其理念也被印度国大党坚决反对。李主席,你肯定很清楚钱德拉·鲍斯是怎么遭到国大党上层的彻底反对!”

李润石点点头,1938年1月,鲍斯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刚1上任,他就着手建立1个民族计划委员会,提出重建印度,土地改革,实行国家工业化等国大党新的经济纲领。形成同甘地那种以手工纺车为代表的消极经济主张之间的尖锐对立。鲍斯的这1经济主张,遭到了国大党内部保守集团的强烈反对。

1939年初,国大党保守派集团推出右派领袖帕达比·西达拉马亚作为国大党主席候选人,借以破坏鲍斯的行动计划在国大党全会上通过。国大党激进派再次提名鲍斯为国大党主席候选人。1次提出两个主席候选人,这在国大党历史上还是第1次。这反应了国大党内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1939年1月19日,国大党举行选举。选举结果是鲍斯以比西达拉马亚多203票而再度当选国大党主席。国大党保守派对鲍斯的再度当选反应强烈,甘地带头出来反对,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全体会员,除了1人外全部拒绝与鲍斯合作并集体辞职。

1939年3月10日,国大党召开52界例会,鲍斯因病未能参加,行动计划流产。这几件事使鲍斯感到很失望,他认为在失去甘地派的支持后,继续留在国大党内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因此在4月毅然辞去了国大党主席的职务,同年6月,他组织了前进集团与甘地的国大党决裂,并准备把全印度的激进派别都集中在这1集团里,继续同英国殖民当局进行坚决的斗争。

也就是这个阶段,钱德拉·鲍斯才彻底转向投奔中国。在此之前,大量印度地区的革命者都选择与中国合作,钱德拉·鲍斯却始终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中国对独立后的印度地区有着巨大的军事威胁,始终没有决定与中国合作。

到了现在,钱德拉·鲍斯率领着印度国大党的激进派成员在孟买成功起义,建立起了在印度西部的政治实体。李润石听说过国大党内部的分裂已经到了几乎敌对的水平。如果认为钱德拉·鲍斯准备通过军事斗争统1印度地区,至少是统1现在还没独立的印度中部与北部的话,倒是完全能够理解钱德拉·鲍斯为什么对于拆除落后的达姆兵工厂这么在意。

李润石再次对程若凡强调,“我还是要强调,决不能将印度国大党视为1个反动派。印度地区并没有如中国这样完成了彻底的制度以及经济革命,更没有进入办工业国的门槛。所以印度国大党不是明知故犯,而是真的不知道。这是1个本质性的讨论,国大党不是反动派。”

程若凡听完这话,端起茶杯喝了起来。品了1阵茶,程若凡才放下茶杯说道:“好吧。虽然我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愿意在李主席提出的基础上继续讨论。”

李润石很喜欢程若凡的这种态度,程若凡的不成熟只是因为他不知道,或者能力不足。就个人品质来说,程若凡相当纯粹。所以在保定5虎上将中,大家都认为何锐速来非常“偏向”程若凡。而且程若凡也是让何锐最操行的那个家伙。

何锐之所以这么对程若凡,真的是因为程若凡的纯粹个性,而不是何锐自己有培养宠臣的打算,那些试图当宠臣的家伙都被何锐无情的踢了。

既然程若凡愿意保留个人意见,李润石继续解释道:“根据你所说,国大党正在通过帮助英国撤走而接收英国留下来的遗产。国大党现在第1目标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政权,与英国合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么,国大党接收到的这么多英国遗产中,国大党最缺乏的无疑是武装力量。印度王公们能够提供的武装力量将弥补国大党主流派的力量空缺。”

“容我打断1下。李主席认为钱德拉·鲍斯已经不算是国大党成员了么?”程若凡问。

李润石笑道:“呵呵,北洋与东北政府的关系,就是国大党与钱德拉·鲍斯的关系。”

这个比喻让当年东北政府的悍将之1程若凡明白过来,“请李主席继续拆解问题。”

“国大党将与这些军事人员所代表的势力达成协议。那么这个协议将是继续维持印度当下的土地政策,还是会采取土地革命的政策,或者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到1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

程若凡眉头不禁皱起,思索片刻后才不情不愿的答道:“肯定是1个折中协议。”

李润石点点头,“所以国大党并不是1个反动政党。即便在他们知道肯定会有问题的政策上,他们也不是坚持反动立场,只是不得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