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762章 谁是黄雀(十二)
设置

第762章 谁是黄雀(十二)(2 / 3)


时间则远远高过生产杀死1名军人所需的军事装备。

如果十发航空炸弹就能杀死1名英国人,杀死全英国4000多万人口,也不过是4亿多发航空炸弹。据说中国每年能够生产出1亿吨钢铁,最多半年的产量就足够杀死全英国的人口。

对于这样巨大的工业差距,蒙哥马利上将找不出任何应对的办法。而且蒙哥马利上将也想不出有效的利用印度本土军人消耗中国弹药的办法。更何况,蒙哥马利即便拥有了让4亿多印度人都心甘情愿为英国去死的神迹。杀死4亿多印度人也不过是40亿发航空炸弹。给中国两年时间,中国就能够生产出来。

在现实中,印度人明显不肯为英国去死,他们选择了果断投降。

走了1阵,蒙哥马利上将痛到麻木的心情终于稍好了1点。终于恢复了些许思考能力的蒙哥马利上将发现他现在唯1可行的选择只剩下指挥现在还没有被歼灭的英国本土6军撤出印度。虽然英军没有能力撤回欧洲,至少可以先撤到英国在中东地区的殖民地。

想到自己的未来,蒙哥马利上将摸了摸腰间的手枪。大不了自杀而已。既然已经打了这么1场仗,1颗射入自己太阳穴子弹的确是相当温柔的选择。

作为蒙哥马利上将的对手,亚洲联军印度战区司令于岑上将可是相当的轻松。战役打响前的军事会议上,于岑上将接受了何锐对于这次战役的定性,“这是1场政治仗,7分政治,3份军事。”

战役进行到当下,其发展也如何锐所料。只要让英属印度殖民地人民认识到,英国必败,殖民地人民当即就没有了继续为英国打仗的意志。

当改变自明末的那首“吃他娘,穿他娘,中国来了不纳粮(就有粮)”的歌谣在广大印度地区用各种不同语言唱响,英国的统治在印度直接开始瓦解。

被政治在战争中的实际作用震撼之余,于岑上将心中唯1的小遗憾只剩下这次战役中,他并没有机会表现出1名优秀将领该有的战术能力。

虽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但是失去了印度人民支持的英军脆弱的如同露水,在解放殖民地的炽烈阳光下很快干涸。中国军队并不需要展现出精湛的装甲兵与步兵战术,只是靠工业实力的优势就利用空中优势碾压了英军。

倒不是说中国军队打的不好,恰恰相反,以极小的伤亡摧毁英军需要中国军队有着极为优秀的战场组织能力以及后勤供应能力。不过身为军人,于岑上将还是期待那种命悬1线的搏杀,期待打到最后1分钟还不能完全确定胜利者的激战。虽然知道这种无可救药的军人个性并不人道,于岑上将还是忍不住会期待。不过上将嘴上是从来不会说出这个小小念头。

“报告司令,德里那边的英军已经将锡克官兵控制起来了。参谋部经过计算后确定,我们的兵力足够对战线已经开始收缩防线的英国第6集团军实施完全包围的钳形攻势……”

“报告司令,军委来电,我们与尼泊尔国王的谈判已经结束。尼泊尔国王表示,他们认同我们解放殖民地的正义行动。并且会向英军中的廓尔喀官兵派去使者。军委命令我们,将廓尔喀战俘向尼泊尔地区运输,并且挑选1部分军官,先送去尼泊尔首都。”

听到这个消息,于岑忍不住叹息1声,“唉……这还真的是政治仗。”

司令部里面的参谋们听到于岑的话,心中也都很是感慨。原本大家都觉得解放印度这么大的殖民地,怎么都得出现数百万的伤亡。而出色的政治工作让战场伤亡数量大减,以现在掌握的情报来看,解放印度的战役中,伤亡大概会在百万左右。但是这百万伤亡大部分是在印度作战的英国人。印度当地人民的伤亡从200万起,变成了大概不到40万,整整少了160万以上。中国军人都很乐见这样的局面。

“报告司令,钱德拉·鲍斯发来情报,他领导的印度国民军已经准备在孟买发动起义。请求我军为起义提供全程空军支援。”

新的情报让于岑1阵惊喜。钱德拉·鲍斯是印度激进派,1直主张通过让印度通过暴力革命获得独立。在独立成功后,印度必须实施类似中国的政策,彻底解决印度的贫困问题。

从政治上,钱德拉·鲍斯倒是很合于岑的喜欢。不过钱德拉·鲍斯却是主张印度成为1个统1的国家,这个理想就与文明党制定的恢复印度历史常态的战略有冲突。于岑并没有与钱德拉·鲍斯在这方面有过任何交流,只是在心里面很自然的对钱德拉·鲍斯有所关注。

于岑很快按捺住源自政治上的警惕,优先考虑起钱德拉·鲍斯在孟买起义后引发的军事变化。中国在印度战区投入了近百万军队,在优秀的政治工作下,战役目标自然是歼灭英国在印度的本土英军。

如果钱德拉·鲍斯能够成功占领孟买,就堵住了英军从海6撤出印度的重要港口。虽然印度与阿拉伯半岛的距离远不是狭窄的英吉利海峡能比,可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表现出来的实力让印度战区司令部有些忌惮。中国解放完印度自然要将阿拉伯半岛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这不仅是政治工作,还牵扯到很重要的经济要点。中东盛产石油,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与美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